紧张刺激的高考终于结束,闭关多年的小宇宙迫不及待地想要爆发!
那些年没看完的小甜剧、偶像剧、悬疑剧、宫斗剧,通通安排!
那些年没打够的王者、吃鸡,组队刷起来!
通宵游戏刷剧,无止境的逛吃逛喝!
同学们,放飞的同时一定要当心“考后综合征”!
什么是“考后综合征”
大考(如中考和高考)后由于压力骤减,学生过分放松自己,使得生活作息等与考试前产生巨大变化。同时,处于等待分数、报考、等待录取等一系列应激事件中,考生的心理起伏巨大。双重应激条件下,若调适不当,许多考生可能出现损害身心的各种状况,称为“考后综合征”。
高考后的常见心理状态
1.“班里是不是就我一个人考不上大学?”
高考后的焦虑情绪主要来源于不确定性,这也是高考后最容易出现的情绪。许多考生在考后会陷入患得患失,虽然反复对照答案,仍无法确定自己的分数;越担心想得越多,想得越多担心更重,如此便陷入恶性循环。这种情绪在原本心理素质不强、具有焦虑素质的考生身上可能会持续加重,逐渐导致考生出现失眠,甚至抑郁情绪。表现出情绪低落,干什么都没有兴趣,吃不好睡不好。甚至诱发出抑郁障碍。
2.“考完后我最大,想怎么玩就怎么玩!”
煎熬的备考岁月终于过去,开始我的“想怎么玩就这么玩”之旅,通宵游戏,整夜追剧,夜晚大排档......再加上家长的默许,无节制的娱乐行为愈演愈烈。持续的昼夜颠倒,导致考生的生物钟被打破,身体健康出问题,出现急性失眠,甚至会出现癫痫等疾病。
3.“考试结束了,我还是想TA,想TA,想TA。”
紧张的学习生活随着高考的结束戛然而止,虽然大多数考生会享受无忧无虑的放松,但不出几天,由于生活内容转变巨大,多数同学会发觉自己离开学习,无所事事,心里空落落的,像缺了点什么,这是典型的“茫然型”心态。处于这种心理的同学会觉得自己百无聊赖,人生失去目标,找不到自己的方向,如调适不当,这种心态会持续至大学甚至更远,进而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。
怎样远离“考后综合征”
1.合理作息,利用假期多多实现“小目标”
考后的适当放松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,适度放松是积蓄能量,但作息时间是一定要保证的。保证合理的睡眠时间和规律的饮食,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条件。
高考后的假期可能是你一生中最长也最放松的假期了,如果仅仅是在娱乐和玩闹中度过,相信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后悔。好好利用这段时间,提升自己,争取多实现几个“小目标”,可以学习一些将来必备的技能,如游泳、驾驶等;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做做兼职,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。
2.积极沟通,主动表达“坏情绪”和“小脾气”
经历了漫长的学习备考和紧张的考试,大家的心情可能都或多或少会出现小问题,那么积极解决就是关键。建议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前提下,尽可能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,积极主动地和你信任的人沟通。可以向正在上大学的朋友们去倾诉,他们可能更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,也会更加感同身受地给出合理的建议。考生们可能因为正处于急性的应激事件中,而觉得眼前这是个巨大的“过不去的坎”,而正在享受愉快的大学生活的过来人则能够更客观地看待这个挫折,提供的建议也会更具有可操作性。除了在合理排解和宣泄情绪方面,这些学姐学长的建议对于你接下来的选择和计划也会很有帮助。
3.理性面对,及早制定下一步计划
不管考得好与坏,都要理性面对现实,及早制定下一步的计划和方案。选择第二目标大学的同学,也请不要沮丧,请继续完善自己,在人生中下一次机会中争取实现自己最初的理想!
如果尝试以上办法后你仍然存在睡眠障碍,情绪不稳,焦虑抑郁,可以到郑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五病区,可以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帮您度过这个风险期。